[注册]   [登录]   [忘记帐号?]   [忘记密码?]   [忘记邮箱?]  
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做好2018年度高层次、高技能
人才引进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8-01-16 12:12:4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 -

 

各县区(开发区、新区)人社局、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关于大力支持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的若干意见》(洪办发〔2015〕18号)文件要求,根据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关于印发〈南昌市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洪人社发〔2013〕311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下简“双高”人才)队伍建设,现就做好2018年度我市“双高”人才引进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全市各类企业及市属事业单位。
        二、申报时间
        计划申报时间:自发布之日起至2018年3月7日
        人才申报时间:日常受理
        三、申报对象
        申报人才引进单位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工商注册和税收汇缴在我市的企业或科研机构,申报对象原则上控制在50周岁以下(部分业绩突出人员可适当放宽),且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国内外顶尖人才(A类)。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人选;《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中规定的入选国内人才引进计划、符合国际公认的专业成就认定标准的外国高端人才;以及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顶尖人才。
        2.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包括国家“万人计划”中除杰出人才之外的人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不含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国内外担任重大科技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重大工程项目的首席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前5名;《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中规定的符合鼓励类岗位需求人才、外国创新创业人才、外国优秀青年人才三类标准的外国高端人才;以及相当于上述层次的国家级领军人才。
        3.地方级领军人才(C类)。包括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高端人才柔性特聘计划、院士后备人选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前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以及相当于上述层次的地方级领军人才。
       4.高级人才(D类)。服务全市“一核两重”发展战略,聚焦全市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发展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等领域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包括在世界500强、行业20强企业中担任中层及以上职务的高级管理、高级技术人才;在中国100强、行业10强企业中担任中层及以上职务的高级管理、高级技术人才;省级学科带头人及省级名师等教育教学能手;省级和行业(部级)技能大奖、技术能手称号获得者;具有正高级职称、高级技师等相应职级的人员;被南昌用人单位聘用并给予年薪50万元以上待遇的人员;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获得排名全球前200名高校硕士以上学位的海外留学人员。
        5.紧缺急需人才(E类)。担任大中型企业中层以上重要职务且业绩突出的经营管理人才;副高专业技术职称且业绩突出人员,其他获得硕士学位且同时具备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才;被南昌用人单位聘用并给予年薪20万及以上待遇的人员;优秀硕士毕业生及其他有特殊专长的人才(含外国专家)。
         四、引进方式
        人才引进可采用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两种方式引进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双高”人才 :
        1.刚性引进,是指原人事劳动关系不在我市,办理引进手续后来我市工作的;
        2.柔性引进,是指采取签约聘用、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投资兴办实业,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机构合作设立技术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等方式引进的人才。
        五、引进重点
        围绕战略性支柱产业(即大飞机及零配件、汽车及零部件、光伏光电、软件和服务外包、生物和新医药),以及科教文卫等部门、行业对“双高”人才需求,按照紧缺急需的原则,重点引进对我市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双高”人才。
        六、工作安排
        (一)申报人才引进计划。
        1.计划申报。由申报单位填写《南昌市2018年度引进”双高”人才计划表》(附件1)和《南昌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用人单位招聘意向表》(附件4),明确引进专业方向、人数及待遇情况。相关材料于2018年3月7日前报送市人才中心。
         需要采取猎头方式引进紧缺人才的请注明。根据各用人单位工作实际,《南昌市2018年度引进”双高”人才计划表》(附件1)内容有变动的,可于2018年5月底前申请修改一次。凡未申报“双高”人才引进岗位计划的,将不列入当年“双高”人才评审认定范围。
        2.发布计划。各单位申报的人才引进计划,将纳入南昌市“双高”人才岗位需求目录在网上公开发布。
       (二)实施人才引进步骤。
        3.人才引进。根据申报的全年“双高”人才引进计划,市人社局将积极协助各用人单位,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引进本单位紧缺急需“双高”人才。组织引进单位赴相关高校或人才相对密集地区举办“双高”人才专场招聘会;协助用人单位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双高”人才。
        4.人才申报。人才的申报工作由市人才中心统一受理。受理采取日常申报,分批评审认定。其中A、B、C、D类“双高”人才每季度组织一次评审认定;E类“双高”人才每半年组织一次评审认定。上半年申报截止日期为6月30日,下半年申报截止日期为12月31日。
        5.申报材料。用人单位要如实填报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对申报材料与事实不符的,取消申报评审资格。
        (1)申报引进计划单位的书面报告。
        (2)南昌市2018年度引进“双高”人才企业基本情况(附件2)。
        (3)南昌市引进重点“双高”人才申报表(附件3)。
         申报表含纸质表格和电子版表格各一份。申报表可从南昌市人社局门户网站及南昌人才网下载。
        6.审核审批。用人单位确定重点“双高”人才对象后,经所在地人社部门或市直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市人才中心初审。市人社局根据业绩情况,按照紧缺急需和业绩优先的原则由市人社局组织评审认定。
市属事业单位“双高”人才引进须符合D类及以上人才要求;各县区(开发区、新区)事业单位引进“双高”人才,要严格按照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由设区市统一组织的通知》(赣人社字〔2011〕493号)精神,由县区(开发区、新区)人社局向市人社局报送引进方案,市人社局核准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引进结果需报市人社局备案。
        六、其他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区(开发区、新区)人社部门、市直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切实把“双高”人才引进工作作为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作为推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来抓,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精心谋划,加强组织协调,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树立人才意识。要在办事场所张贴和发放宣传材料,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平台,向企业宣传我市人才引进政策。
        (三)切实摸清情况。各主管单位要认真摸清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及时收集对我市人才引进工作意见和建议。
        (四)认真组织填报。各县区(开发区、新区)人社部门、市直各有关单位接本通知后,要及时组织所属企事业单位(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申报,并认真填写相关表格,在规定时间内将申报材料上报相应部门单位。
市人社局市场处联系人:张斯癸   联系电话:83986849
电子信箱:ncrbjscc@163.com
市人才中心联系人:杨涛       联系电话:86772757
电子信箱:ncrcfwb@163.com
 
附件:1.南昌市2018年度引进“双高”人才计划表
2.南昌市2018年度引进“双高”人才企业基本情况
3.南昌市引进重点“双高”人才申报表
4.南昌市“双高”人才引进用人单位招聘意向表
 
 
                                                                                365备用网址谁知道
                                                                                           2018年1月10日

 
【附 件】:

   1. 附件1.docx

   2. 附件2.docx

   3. 附件3.docx

   4. 附件4.docx

友情链接